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戴军专访——90年代赣州影像
摄影是与时代经历,社会生活,个人情感紧密相关的事,是自己用碎片的方式对繁杂世界的一种表达。
当我们所处在这个充满巨变的大时代中,时光匆匆,步履难停,身边世事一瞬即逝,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惊喜的,不安的,纠结的,狂热的,无奈的……。我生活在赣州小城,细数过往众生世相或惊讶,或感动,或了悟。好在一路奔忙中我手中有相机相伴,偶尔留下了点一去不返的日常碎片,以弥补过往中谐多的空白和遗憾。
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样子,无需言说,一首歌,一件物,一张图便可而知。
今天,我们通过摄影家戴军的镜头,回逆到上世纪90年代,看看赣南客家人的生活。
中国摄影网: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摄?在此之前接触过摄影吗?是怎么会喜欢上摄影的呢?
戴军:真正有意识用相机去拍摄自己感兴趣的照片应该是1989年,之前我是爱好美术,在单位工会从事宣传工作,单位有一台海鸥4A黑白相机,主要是用于拍摄会议与活动宣传用。当时正是改革开放活跃期,固有的观念与生活悄然发生了嬗变,对时代变化有了更多的思索与领悟,有很多的想法想要表达,此时,偶尔被几幅摄影艺术作品和一本《现代摄影》而深受启发,于是,便拿起了相机做为自己的一种表达方式,开始喜欢上了摄影。
中国摄影网:你喜欢拍什么样的照片?为什么?
戴军:我喜欢拍摄人,拍摄人在生活中的那些自然情态与生存状态,因为人才有社会性,才能寄托我欲表达的情感与态度,可能这就归类为纪实摄影吧。纪实是摄影的特性。是摄影区别与其它艺术形式所独具的标志。在我有生之年,幸存在这巨变时代,极尽所能的记录世相与人文影像是我活过的证明。因此,从91年起我并一直沉浸在纪实摄影的“苦旅”之中。
中国摄影网:拍摄时你有没有特意挑选这些拍摄对象?拍摄过程是怎么样的?
戴军:做为生长在赣州的一名摄影者,赣州古城文化给了我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和灵感,长年来,我固守赣州,根植本土,记录我最熟悉的生活和人文影像。所以我拍摄的对象就是赣州人。
这些照片是我九十代用胶片相机拍摄的,那时九十年代初中期,面临摄影界忙于下海赚钱无人拍摄的消沉状况,我因经商意识天赋较差,不敢涉水,只有用相机打发日子寻找平衡。于是,在生活方式、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,思索更多了,阅读更宽了,观察更细了,而在生活上却没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讲究,相机成了我的伴侣和情感依托。当时针对城建发展快速,生活日新月异的景象,我用业余时间,走街串巷,拍摄市井生活,平民常态,一景,一物、一态都成了我按动快门的激动,黑白成了我作品的唯一颜色。当时常常与化学药水打交道,与黑暗相伴,在暗房冲放照片一呆就是一整天,早进晚出,叫人送餐,乐趣尽在黑暗之中。回顾发现,虽然当时摄影意识不强,盲目乱拍,很多有价值的不可重复的时代影像没留下,但偶尔还是留下了一点这个时代的生活碎片。
中国摄影网:拍摄过程中有哪些让你难以忘记或深有触动的经历?
戴军:摄影创作就如生活一样,由时间跨度来衡量的,当你走进走深时才能体味无穷。每次在走街串巷的拍摄中,都会感受到摄影与时空的对话,今天拍下的场景,隔几天便面貌全非,一人一景一瞬即逝,今非昔比,变化太快。公路边货往广东、时尚的BB机、公用电话、自行车等等生活的,经济的,观念的……,这都是一个商品信息化时代在百姓日常中的巨变,因此,面对世事的多端变化,我常常会用简单记录去感受摄影与时代同步的乐趣。
还记得有一次当走进老宅看见过道墙挂着二幅故人的照片时,让我驻足端看深想,仿佛体会这人与古宅曾经历过的例例故事。还有一次走进古房老楼,看见一张国外男女的大海报十分惊目,一种开放式的新气息,一种中西方文化的踫撞由然而生。
我想摄影提供的己不仅是一张照片,而是一个人,一个家庭,一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共同印忆。
中国摄影网:你最得意的照片是哪张?有什么故事吗?
戴军:要说九十年代这些得意的作品有哪一张?这很难界定,有些照片拍摄的内容不同,意寓各异。印象较深的就那张中年男人提自行车突围的照片吧,那是91年赣州公园国庆节游园活动结束后,大批市民从公园内涌出,而出口处位于市中心主要丅字路口,又恰逢中午交通高峰期,街道上摆满了自行车,造成交通堵塞,此刻,见这这位中年男子踩着自行车上,跨至众车中间提起自己的自行车走出突围。当时我被人群挤在旁边,相机只剩下最后一张胶片了(36) ,于是我赶紧拍下了这一瞬间。这张照报道后,有效地推动和完善了市內街道自行车管理。
中国摄影网:你想通过照片给观众传达怎样的情感?
戴军:我力求在记录生活信息的同时,传达出更多的时代信息和人文情感信息。
每当我看到小孩玩着手机,吃着肯德基,唱着流行歌,情不止禁的会勾起往日时光,都会给她描述过去怎样,怎样?但口说无凭难以说清,好在留下的这些过往照片,不仅可让她看到那个时代的人与人,人与社会的一些情态,同时也相传了我们这代人的情感温存。所以纪实摄影一定是与社会生活,时代记忆,个人情感相系的结合体,有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。
中国摄影网:您有最欣赏的摄影家吗?他给了您哪些启发?
戴军:欣赏的中外摄影家很多马克. 吕布、萨尔加多、吕楠、王福春、雍和等等,他们用质朴图像记录时代、见证历史,凝固世相,留承文化。所以高级的摄影不仅传达美感与情感,更应有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呈现。
中国摄影网:这么多年的摄影生涯你有什么感想和领悟?
戴军:经二十多年的纪实摄影实践中,自感人文修养有了提升,思想有了升华,心灵有了净化。尤其是在追求用世界眼光,根植本土的拍摄理念上更加清晰。近十年来,我围绕记录我最熟悉的赣南客家人文主题,络续拍摄了《赣南老俵》、《赣南客家围屋》、《客家红背带》、《浮桥上的人》、《赣南基督教》、《生活碎片》、《健身大广场》等多个专题,力求留存更多丰厚的赣南客家人文影像遗产。
随着数码摄影、网络时代的兴旺,摄影空前的繁荣,无论众多流派,变化繁多,但见证与记录时代特性的纪实摄影始终没变,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将显得更加突出,为后人留下我们这个时代更多影像遗产的价值会更高。
作者简介
戴军: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、江西省摄影家协常务理事。长年来,固守赣南本土,热衷于用纪实摄影的表现手法,潜心记录自已熟悉的生活,熟悉的赣南客家人文,多年来涉足客家乡村、城镇小巷、市民生活等题材。陆续拍摄了《赣南老表》、《赣南客家围屋》、《赣南基督教》、《客家红背带》、《浮桥上的人》、《健身大广场》、《生活碎片》等专题纪实摄影作品。表达自已对客家生存状态的关注,对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与感悟。有一百多幅作品在国际、国内举办的影赛、报刊、杂志中获奖、入选、刊登。
大数据推荐
第五界世界摄影大会|国际摄联全球首个“世界摄影基地”在泰山挂牌
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|杨元惺出任主席 签约和授牌仪式在青岛举行